5月25日,長城汽車官方公眾號發布《聲明》稱,“2023年4月11日,長城汽車向生態環境部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、工業和信息化部遞交舉報材料,就比亞迪秦PLUS DM-i、宋PLUS DM-i采用常壓油箱,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進行舉報。”

其一是時間,長城汽車早在4月11日向相關部門遞交舉報材料,過去一個多月時間但未有明確回應,長城汽車決定將這一舉報內容公開,意在制造市場輿論,亦或在給相關部門施加壓力?
其二是問題,比亞迪秦PLUS DM-i、宋PLUS DM-i采用常壓油箱,是否符合國六排放標準?據《電車報告》了解,傳統燃油車因為發動機一直在工作,炭罐保持運行,可以將多余的燃油蒸汽吸附,再導入發動機內燃燒,避免向大氣揮發,但PHEV車型由于發動機運行時間段短,炭罐吸附飽和,多余的無法吸附的燃油蒸汽從而泄漏到大氣中。PHEV車型之所以采用高壓油箱,則因為高壓油箱內部壓力可以高達35至40kPa,是常壓油箱的4倍以上,能夠讓燃油蒸汽在高壓環境下一直保留在油箱內。
那么,PHEV車型使用常壓油箱是否會導致排放不達標?也不一定。由于汽油的揮發性,燃油箱內的汽油會由于揮發而產生蒸汽,從而使燃油箱內的壓力增加。如果不對燃油箱內的燃油蒸汽進行處理,就會導致油壓深奧,PHEV車型需要設置高壓油箱以滿足排放要求。
于是乎,比亞迪于2021年3月申請油氣管理系統,其在油箱外設置供液裝置來提供冷卻介質,當燃油箱內產生燃油蒸汽時,冷卻介質能夠及時地冷卻燃油蒸汽,使其液化后掉落回燃油箱內,避免由于燃油蒸汽的增加而導致的油箱壓力升高,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。
當然,有專利但并不代表一定會采用,至于比亞迪秦PLUS DM-i、宋PLUS DM-i是否符合排放標準,仍有待相關部門調查。


當然,有專利但并不代表一定會采用,比亞迪的油氣管理系統專利是否已經在其現有車型上搭載,具體使用是否滿足國六排放標準,這都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認定,但本著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,長城汽車需要更明確、更有說服力的證據,來證明比亞迪確實違反汽車排放的要求。
針對長城汽車的聲明,比亞迪官方也很快給出回應:“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,并保留法務訴訟的權力!”比亞迪認為,長城的檢測報告無效,不能以此作為依據,其產品及相關檢測符合國家標準,在國家權威機構通過認證。
比亞迪表示,“作為全球第一家推出插混產品的企業,在插混技術上有二十多年的積累和迭代,不像有些同行想的那么簡單,希望大家多做有益于行業和中國品牌的事情。”在這份聲明里,比亞迪一連用了7個“感嘆號”!

其一,比亞迪認為,長城汽車向相關部門舉報產品不合格,是不正當競爭行為,對此堅決反對。
其二,比亞迪認為,長城汽車的檢驗報告無效,不能以此作為依據,理由是中汽中心(天津)的檢測是否權威、長城汽車的送檢車型是否符合標準。當然,在比亞迪官方聲明中,其并未針對相關車型是否符合排放要求正面回應。
同屬于國內民營汽車企業的巨頭與領導者的行列,如今卻強勢對峙。
長城汽車成立于1984年,總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,旗下擁有哈弗、歐拉、坦克、魏牌、長城皮卡五大品牌。比亞迪成立于1995年,總部位于廣東省深圳市,于2003年收購秦川汽車入局造車,旗下擁有比亞迪、騰勢、仰望三大品牌。

2022年之前,長城依靠哈弗H6,連續多年霸榜SUV銷冠,風光無限,中國車企有了與合資企業掰手腕的機會。
進入2022年后,哈弗、歐拉、魏牌銷量持續萎靡,最終導致長城汽車銷量大跌17.12%,而比亞迪在宣布停產燃油車后銷量持續暴漲,一舉成為國內最暢銷的車企,也終結了合資車企連續二十余年壟斷中國市場的歷史。
車企之間的摩擦也很正常,但直接實名舉報,這還是頭一回,特別是長城公布舉報比亞迪內容的時間點。
當天下午3點,也就是長城汽車發布《聲明》的四個多小時后,比亞迪公布宋Pro DM-i冠軍版售價,售價區間為13.58-15.98萬元。
作為冠軍版車型,主要針對前臉進行升級,同時將入門款的純電續航提升到71KM。相比較售價區間更低的哈弗梟龍(13.97-15.67萬元),宋Pro DM-i冠軍版的尺寸更大,純電續航更長。

一、長城汽車舉報內容屬實,確認比亞迪相關車型排放不達標,那么比亞迪將對相關車型進行召回整改,理論上與2014年大眾汽車排放門事件雷同,而秦PLUS DM-i、宋PLUS DM-i是比亞迪旗下最暢銷的兩大車型,如果兩款車型進行召回,除了需要額外支出大筆費用外,還可能導致銷量大跌。
二、比亞迪應用相關專利,在使用常壓油箱的情況下亦可符合排放標準,那么秦PLUS DM-i、宋PLUS DM-i大概率不會進行召回,而長城舉報比亞迪,為此產生的品牌影響、資本市場動蕩,或許只能通過訴訟解決。
三、兩家車企既往不咎,和好如初。前段時間吉利和長安也圍繞銀河設計是否抄襲而爭執過,但最終雙方握手言和,并簽訂戰略合作。
四、沒有結果。長城舉報比亞迪已經過去一個多月,未有進展,后續也可能不了了之,最終被其它熱點新聞替代。
比亞迪在聲明中說道:“新能源事業成長至今相當不易,中國品牌成長至今也相當不易,希望多做有益于行業,有益于中國品牌的事情”。這句話備受爭議。
《電車報告》的看法是,任何行業都是在競爭中發展,發展中競爭,但我們希望的是一個良性、有秩序的市場發展。
我們希望,新能源事業發展至今、中國品牌發展至今,能夠一致對外,走向全球市場,而不是明爭暗斗,互相揭短。當然,這一切都要建立在法律范圍內,品牌造假是絕對不被允許的!
截至發稿,比亞迪股價大跌3.37%,長城汽車大跌4.27%。